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5月中国经济数据今揭晓:向好趋势不改 消费增速有望反弹
来源:中新经纬 日期:2019-06-14

  国家统计局今日(14日)将公布2019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当月中国经济走势预计如何?上一个月波动较大的消费会录得怎样的成绩?投资、工业等方面又将有怎样的表现?

  社零有望持续改善

  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压舱石”的消费,数据显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6亿元,同比名义增速从3月的8.7%降至7.2%,为2003年5月以来最低单月增速。面对这一波动较大的指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月度之间的短期波动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如扣除节假日因素,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8.7%左右。

  对于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截至6月13日,18家机构预测的同比增速平均值为8.5%,最大值为9.2%,最小值为6.9%。

  申万宏源分析指出,增值税结构性减税、个数减税预计持续支撑商品消费需求;同时,假期因素在5月大幅逆转,对单月消费数据形成促进作用;而高频数据也显示占比较大的汽车销售有所改善,综合来看,预计5月社零名义增速回升至9.2%。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认为,在假期错位以及低基数的影响下,预计5月社零同比增速将跳升至9.1%。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5月起政策、税改、节日等因素扰动将逐步下降,经济数据将更多反映4月以来政策调整的影响。再考虑汽车零售对社零的拖累或因基数原因而进一步下降,预计5月社零同比增速将回升至8.0%。

  汽车在社会消费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汽车类消费持续负增长对消费增速形成拖累。数据显示,4月汽车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虽较3月的-4.4%有所提升,但依旧维持2.1%的负增长;乘联会公布的5月广义乘用车销量为161.1万辆,同比下滑12.5%。

  不过,近期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5月初商务部等发文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6月初发改委等要求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取消现有新能源汽车现行限购政策等。地方层面,广州、深圳6月初宣布放宽汽车限购和摇号限制,在2020年末将分别新增10万张和8万张汽车牌照。

  申万宏源认为,发改委发布促进汽车等消费政策有利于支撑汽车等商品消费需求,前期受限购政策抑制的需求有望改善,更新需求和特定领域消费市场需求亦或持续发力,预计2019年下半年社零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全年均值预计在9.6%附近。

  工业回暖,投资分化

  工业和投资方面,Wind数据显示,机构对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平均值为5.5%,其中最大值为7.0%,且有10家机构给出的预测值高于4月份5.4%的同比增速;对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预测平均值为6.1%,最大值为上海证券的6.7%。

  工业方面,中信建投表示,数据显示5月发电耗煤量同比跌幅扩大,高炉开工率月度均值同比增速回落,加之PMI回落0.7个百分点(49.4%)跌破枯荣线,预计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数据依然偏弱。但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的部分原因是企业提前备货透支未来需求,这一因素的拖累在5月可能有所减弱,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升至5.6%。

  资料图 中新经纬张义华 摄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未来回升态势将决定经济走势。潘向东分析指出,整体来看,基建投资增速或加快回暖,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上升,而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受外需拖累下滑。综合来看,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小幅回升至6.2%。

  光大证券等多家机构同样认为,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增速或继续分化。房企总体偏保守的策略或继续,加快施工减少拿地,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或进一步上升至12%;基建增速或小幅反弹在3.5%左右;而目前地产投资企稳、基建反弹较慢对制造业拉动作用亦不大,预计制造业投资维持弱增速,或进一步回落至2.3%。

  上海证券则表示,今年制造业投资低迷的局面并不会持续,基建投资的缓慢回升,将带动投资整体回升,2019年经济将超市场预期走出平稳回升态势。

  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6月即将过半,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将如何演变?

  在6月13日举行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体系不断优化,需求体系持续升级,金融体系更加适配,形成相互作用的三角框架,支撑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期良好态势。

  《人民日报》多次刊文指出,中国经济有优势、有底气,不惧任何外部变化冲击,仍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不惧经贸摩擦冲击。

  外交部等也公开表示,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拥有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中国经济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行稳致远。

上一条:5月信贷温和恢复符合市场预期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下一条:美逆流而动殃及世界经济 多边主义终将胜利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