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广东曝环保"行贿账本":环评不合格企业给钱就过关
来源:亚洲塑料网 日期:2014-07-28

 

    近三年,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15宗重大环保系统受贿个案及窝案。从这15宗案件中看到,行贿动机多与获取排污许可证等审批手续有关,行贿金额总数最高可至数十万元。(7月27日《南方都市报》)
 
    曝出的15个环保“行贿账本”,个个触目惊心。无论是企业行贿后废水顺利“达标”、环评顺利“过关”,还是不合格企业交“黑金”则免罚,抑或是送上2000多万, 工程顺利中标,均已表明,在一些地方的环保系统,钱权交易已成为一种潜规则;环保官员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催生出环保系统“行贿账本”。
 
    记得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承诺:“今后我国要执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像钢铁一样硬地从严执法。”然而,几年过去了,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仍然不是依照有关法律秉公执法,而是看企业“脸色”办事。特别是,从环保“行贿账本”中可以看出,执法手段非但没有“像钢铁一样硬”,反而一些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的关系像钢铁一样“铁”。
 
    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及其官员,要么受利益驱使,与污染企业“穿一条裤子”;要么进行权力寻租,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试问,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安全往何处安放?
 
    因此,环保“行贿账本”的横空出世,倒逼环保执法监督挺身而出。首先,尽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法规执法权限,理顺环境执法监督层级权限,完善地方环境执法监督机构。再者,应强化问责机制,对于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失责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于官企“同流合污”行为,应依法查处。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摒弃“唯GDP是举”的偏执政绩观,遏制权大于法的利益冲动,狠治企业非法排污行为。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条:微信公众号后台出故障 坊间怀疑是刷阅读量所致
下一条:余额宝收益下滑不及银行 互联网理财是否还有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